徐女士手中拿的棒棒冰中就是從棒棒冰中發現的異物。

在棒棒冰中竟吃出了疑似膠狀物!竟吃前幾天,出疑超市這樣的似膠“倒霉事”就發生在了滁城徐女士的身上。徐女士說,狀物重視這種樣的棒棒冰中問題產品來自滁州金光大道蘇果超市,事發當天晚上她便前往討說法,竟吃然而對方卻只談賠償不查原因。出疑超市“我需要的似膠是真相,畢竟是狀物重視涉及到食品安全的大事,得搞清楚。棒棒冰中”9日下午,竟吃徐女士向市長熱線投訴了此事,出疑超市希望相關部門介入調查。似膠

反映

棒棒冰中竟然有膠狀物
10日上午10點多,狀物重視記者在滁州義烏商貿城見到了徐女士。她隨后拿出一個方便袋,記者打開看到,里面放著兩個五六厘米長的呈淺黃的膠狀物。拿起膠狀物,徐女士拉了拉,膠狀物隨即伸展開來,很有彈性。“這就是出現在棒棒冰里面的東西,幸虧我當時發現了,要不然吃下肚還不定會發生什么事情呢。”徐女士生氣地說。
原來,8日下午2點多,她從商貿城一樓小店買了根棒棒冰,回到店內,拆開就吃。“一開始吃的時候就感到味道怪怪的,讓人反胃。隨后發現里面竟然有膠狀物,當時我就吐了一地。”徐女士心有余悸地說,“幸虧是給大人吃到了,要是小孩不注意,就可能完全吞下肚了,那情況就遭了”。
氣憤
問題未受到超市方重視
遭遇此事的徐女士氣憤不已,她迅即來到樓下小店。店主單老板十分委屈,趕緊拿出小票。小票顯示這一品牌的棒棒冰是他8月4日晚上從金光大道蘇果超市買的。當時共買了8件,還有很多未賣出。
當天晚上,徐女士和單老板帶著問題棒棒冰,氣沖沖地來到金光大道蘇果超市。徐女士說,超市相關負責人查看了小票和物品后給出處理方案:未售出的棒棒冰退貨,已拆開的那件按照10倍的標準賠償。“這是食品安全問題,超市方應該立即向有關部門反映,對問題棒棒冰進行調查,找出問題所在。”徐女士說,她并不在乎賠償,關鍵是要查明真相,但對方并沒有在此方面表態,“后來超市甚至提出賠200元錢了事”。更讓徐女士難以理解的是,事發后金光大道蘇果超市二樓食品區內,依然在銷售這一品牌棒棒冰。
超市
已按照程序向供應商反映
對此,金光大道蘇果超市食品部主管朱義云表示,他們已按程序向供應商反映了,但供應商目前還沒有給他們答復。
“作為經銷商,我們只能按照程序先向供應商反映。”朱義云解釋說,該品牌棒棒冰是公司總部統一采購的,供應商為南京一家公司。供應商接到反映后表示,之前從未出現過類似情況,對于徐女士投訴的事情,他們還要作進一步調查。
“此外,事發后,我們一直在積極地與徐女士和單老板進行溝通,并考慮到他們的遭遇,愿意給他們一定的補償。但在這方面,我們雙方存在分歧。”朱義云說,作為超市,他們有責任和義務向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,但對棒棒冰這一塊,他們只能憑肉眼進行檢查,“棒棒冰中出現雜物,我們憑借肉眼無法檢查出,只能以一定的方式向消費者表示歉意”。
部門
將會介入調查處理此事
10日下午,帶著徐女士的疑惑,記者來到轄區鳳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,一位邱姓副所長接受了記者的采訪。
看到記者提供的棒棒冰中出現的異物照片,邱所長表示,從照片看無法判斷異物是什么東西,但可以肯定的是,這根棒棒冰應該是不合格產品,根據《食品安全法》規定,經營者應該對此承擔一定責任,“下一步,我們會介入處理,一方面對消費者和經營者進行調解,另一方面會對進貨渠道進行調查,看該類產品來源是否正規,同時會將情況反饋給生產企業所在地的相關監管部門,作進一步調查處理”。
對于這家超市的該品牌棒棒冰是否應該作下架處理,邱所長表示,“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,這只是一件偶然事件,而且并沒有產生嚴重后果,下架與否還要依據下一步的調查結果而定”。
Copyright © 2017-now 國際動態傳媒 版權所有